根據教育部在2012年初公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(2011年版),目前已送審的北京版初中歷史教材將從4冊增加至6冊,學習時間也將貫穿初中三年。
  昨日,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教科院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,這是根據新課標而進行的調整,“全國都是以課標為標準”。
  焦點1
  語政史三科教材最早明年更新
  北京市教科院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楊德軍此前曾介紹,目前北京市使用的中小學教材中,人教版和北京版的比例約為一比一,今年將以“一刀切”的形式更換新修訂的教材。
  其中,初三的數學、英語、初二的地理涉及知識的延續還將滾動使用舊版本,而小學、初中的語文、政治和歷史三科由於剛剛送審,因此最早要在2015年“更新”。
  不過,昨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教科院相關負責人處證實,目前已送審的初中歷史教材由4冊改為了6冊,增加的兩冊均為中國曆史。
  這也意味著,使用該版本教材的初中生,學習歷史的時間也會“延展”至3年,“都是按教育部新課標調整的。”該負責人稱,這種修改並非北京市獨有。
  另據瞭解,目前使用北京版歷史教材的學校中,歷史課程只開設7年級(初一)課程和8年級(初二)課程,初二結課併進行統考。
  另據媒體報道,修訂送審的教材中,對現有教材中的“壓題圖”進行了改進,以“壓題圖”和文字導入每課的學習,並多選擇文物圖,以突出歷史的學科特點。
  焦點2
  語文教材新增近現代名家作品
  近日有專家透露,在此次送審的新北京版初一語文教材中,註重增加了對近現代名家的作品數目,其中包括梁實秋、林語堂等人的文章。
  對此,北京教科院相關負責人則表示,目前送審的課本並非定稿,修改依據仍為教育部公佈的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(2011版)。
  同樣根據該標準修訂的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已投入使用,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魏澄之曾介紹,在人教版新初一上冊的語文課本中,也新增了一批現當代名家的作品,包括史鐵生的《秋天的懷念》、曾被刪除並於此次“回歸”的魏巍《我的老師》一文,以及賈平凹等作家的作品。
  “教材內容的選定和更換體現了時代的特點。”魏澄之回顧她曾使用過的四套語文教材總結稱,幾個版本語文教材中,篇目的變化一方面強調了傳統的因素,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孩子們處於信息化時代之中,會增加科學性以及具有時代特點的內容,“比如有看雲識天氣等小品文。”她說,新教材更好地兼顧了知識性與科學性的內容,能讓學生更加輕鬆有效地學習。
  不過魏澄之也透露,明年人教版的初一語文教材也有可能會換髮新版本,“這個版本有些小的問題,可能會進行修訂。”
  ■ 釋疑
  教材修改誰來定?
  出版社修訂稿須交教育部審核
  自2012年教育部公佈了新課標之後,有關各個版本教材內容的變化便成為開學季關註的焦點。
  據瞭解,北京市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為人教版、北京版和北師版三種,分別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、北京出版社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。此外,包括語文出版社、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等十餘家出版社也可編寫、出版教材。
  教材的修訂則需由教育部下發通知,要求各出版社統一修訂教材後才可啟動。教材內容的確定需要出版社內編輯組進行反覆篩選、比對和討論,並廣泛征求教師、專家等各界意見,綜合考慮選擇的內容和習題等修訂,定稿後要將新版教材送教育部審核,通過後方可使用。
  教育部發言人續梅曾表示,各個出版社可以在課程標準內編寫教材,但並不意味著教材編寫組可自定教材內容;而各個版本教材內容一旦通過審定,就不能由出版社隨意更改。如果教材內容有了新的調整,則需再次上交教育部審定後方可使用。
  新京報記者 黃穎 實習生 李丹  (原標題:北京版歷史教材將延至初三課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41lejv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